当前位置: 首页 > 南通市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站(南通市建筑工程管理处) > 通知公告

关于加强轨道交通工程防台防汛防涝工作的通知

来源: 南通市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站 发布时间:2022-07-04 字体:[ ]

通建安监〔2022〕25号

轨道交通各参建单位:

当前我市已全面入汛,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,深刻汲取郑州“7·20”特大暴雨灾害教训,切实做好轨道交通工程防台防汛防涝工作,打赢防御“主动仗”, 保障1号线一期工程顺利运营。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:

一、全面摸清各类灾害隐患

各在建轨道交通工程要围绕防高坠、防雷电、防触电、防倒塌、防坍塌、防淹、防倒灌等灾害,重点排查塔吊、脚手架基础、缆风、附连墙件、防雷接地、排水挡水等防范措施,重点检查深基坑、脚手架、模板支撑架、建筑起重机械、桩工机械、施工用电、工地围墙、宿舍板房、作业工棚、材料堆放、车站及附属结构附近导改道路易涝点、历史积淹水点,已建成出入口、防洪排涝设施联接等部位,及时发现问题隐患,逐一建立隐患清单,逐个落实整改,在台风、暴雨来临之前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及其他不安定因素。

二、抓细抓实应急防控措施

根据风险隐患排查情况,各参建单位要立即细化完善应急处置预案,应尽快补强设施短板,充分做好应对极端天气各项准备,迅速补足应急抢险物资种类和数量,确保防台防汛防涝应急物资设备全面布设到位,落实应急救援抢险队伍,关键时刻要调得出、用得上。加强重要风险点现场值守人员配备,落实布控盯守要求。有针对性开展防台防汛防涝救援训练和应急演练。一旦出现险情立即开展处置,应急救援抢险队伍要立即进入临战状态,整装待命。

三、抓紧完善落实应急响应机制

各项目部要密切关注强降雨、台风等灾害预报预警信息,建立第一时间响应机制。一旦接到极端恶劣天气预警信息后,施工升降机、室外吊篮等必须降至地面;塔吊吊钩应收至最上端,吊臂应确保能360度自由回转,对群塔作业环境下的塔吊不得碰撞;履带吊、汽车吊等起重设备大臂应在指定地点顺风向下趴;竖井、出入口、风道口、施工预留口等地面井口挡水措施要落实到位;车站出入口等附属工程与主体结构工程连通的,连通处有人防密闭门的,应确保密闭门开闭灵活、有效,孔洞封堵可靠;无人防密闭门的,应设置符合要求的挡水墙。极端恶劣天气发生时,严禁从事建筑起重机械安拆、起重吊装、脚手架搭拆、高处作业等各类危险室外作业,该停工的停工。加强对轨交工程各类孔洞、通道及场地周边环境巡视,特别是重要部位的监测和巡视,发现异常应立即上报,并安排专业人员跟踪处理。对板房住宿工人需要转移的,妥善做好施工人员转移安置等工作,杜绝侥幸心理,克服麻痹思想,防止贻误时机,尽可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
四、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和有序恢复施工

一旦发生险情或事故等突发事件,项目负责人要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,靠前指挥,按照预案组织实施抢险救灾,科学有效处置,并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工作情况。大风、暴雨过后,各项目部要做好对深基坑、建筑起重机械、脚手架、各类孔洞、通道、建筑工棚、工地围墙、宿舍板房等部位的安全状况检查,经建设、施工、监理三方验收合格后方可复工复产。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检测,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。

五、进一步压实责任

当前已进入防汛关键期,面临强降雨、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,各参建单位要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提高政治站位、强化底线思维,增强风险意识,要坚持“宁可十防九空、不可失防万一”原则,落实企业主体责任,履行预防、抢险、救援的第一责任,按照最严酷的极端天气情况落实各项防范措施,隐患排查、整治、应急救援、组织协调等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人员,严格执行项目负责人带班,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和灾情信息报告制度,切实做好汛期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生产工作。

建设单位要牵头组织对所有轨道工程开展全面巡查,督促指导各项目部认真开展防台防汛防涝自查自纠工作,确保各项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。


南通市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站

2022年7月1日